新闻动态

News information

六方云助力天然气电厂“燃气-蒸汽”热电联产工控大区安全防护

<<返回

2025年11月19日 08:00

在全球能源结构向清洁化、低碳化转型的背景下,天然气电厂的“燃气-蒸汽”热电联产模式凭借高效、环保的优势,成为支撑城市能源供应的核心基础设施。然而,随着工控系统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,热电联产工控大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网络安全挑战:从生产控制指令篡改到能源数据泄露,从设备异常停机到供应链攻击渗透,任何安全漏洞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,威胁能源供应稳定性,甚至影响“双碳”目标的实现。

图片


六方云作为工业互联网安全领域的领军企业,凭借对能源行业痛点的深刻洞察,结合AI驱动的主动防御技术,为天然气电厂量身打造了一套覆盖“端-边-管-云”的纵深防护体系。通过多层次技术融合与场景化落地,助力企业实现安全与效率的双重提升,为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保障。

安全风险与现状分析:工控大区的“隐形战场”


当前,天然气电厂的工控安全防护仍普遍依赖“边界隔离+规则匹配”的传统模式,即通过防火墙、入侵检测等设备构建网络边界,并基于已知威胁特征库进行规则匹配检测。然而,随着攻击技术的演进与工控环境的复杂化,这一模式已显乏力。一方面,高级威胁手段正突破传统边界。APT组织通过供应链渗透、社会工程学攻击等方式,绕过物理与网络隔离,直接植入恶意代码至工控设备;勒索软件则利用零日漏洞或弱口令,在短时间内瘫痪整个生产系统。另一方面,工控环境的异构性加剧了防护难度。DCS、PLC、传感器等设备协议多样且版本老化,漏洞修复需兼顾生产连续性,周期漫长,导致大量设备长期暴露在风险中。此外,数据流动的开放性也带来新隐患:生产数据与业务系统的交互增加,一旦数据泄露或被篡改,可能引发连锁故障,甚至影响能源供应稳定性。而运维人员对工控协议、设备特性的认知不足,误操作或配置错误更成为安全事件的“隐形推手”。

在碳达峰、碳中和的驱动下,天然气电厂正加速向清洁化、智能化转型,通过接入分布式能源、储能系统,并参与电力市场交易,构建多元能源生态。然而,这一转型过程也悄然扩大了攻击面,带来三重新风险。新能源接入层面,分布式能源与储能系统的普及引入了更多异构设备与通信协议,新协议漏洞与控制权限争夺成为攻击者突破口。例如,攻击者可能通过篡改储能系统指令,导致电池过充或过放,引发物理损坏甚至火灾。数据共享层面,碳排放监测、能源交易等数据的开放共享,虽提升了能源管理效率,但也需防范数据篡改或伪造——攻击者可能伪造碳排放数据以规避监管,或篡改交易指令造成经济损失。供应链层面,设备供应商、第三方服务商的接入虽丰富了生态,但其安全短板可能成为攻击入口。

六方云解决方案:AI赋能的纵深防御体系


面对天然气电厂工控安全面临的复杂挑战,六方云创新提出“主动防御、智能响应、全域协同”的解决方案,通过构建覆盖“感知-分析-处置-优化”全流程的安全闭环,为能源生产构筑起动态防护屏障。

图片


在威胁感知层面,方案以AI技术为核心,突破传统安全设备对已知威胁的依赖,实现未知威胁的主动狩猎。通过行为基线建模技术,系统基于AI算法深度分析工控设备的正常行为模式,从指令频率、数据流向到操作时序,构建动态基线库,实时捕捉异常操作;针对工控协议的特殊性,协议深度解析引擎可对Modbus、OPC UA等主流协议进行逐层拆解,识别隐藏在合法流量中的恶意指令,避免攻击者利用协议漏洞渗透;威胁情报融合机制则集成全球工控威胁情报库,结合本地日志分析,提前预警APT攻击、勒索软件等高级威胁,形成双重预警能力;此外,诱捕技术的部署进一步强化主动防御——通过在工控网络中部署高仿真蜜罐系统,模拟真实设备的通信行为与漏洞特征,诱捕攻击者深入交互,同时分析其战术手法,实现“以攻为防”的逆向防御。

针对工控大区的异构性,方案采用“分层隔离+细粒度控制”的纵深防御策略,构建多层次安全边界。在网络层,通过工业防火墙、网闸等设备将工控网络划分为生产控制区、管理信息区、外部接入区等逻辑隔离区域,严格限制跨区访问权限,防止攻击横向扩散;在设备层,为PLC、DCS等关键设备部署主机安全防护软件,实现进程白名单管控、端口动态封锁、漏洞修复策略定制等功能,确保设备自身免疫;在数据层,对能源生产数据、碳排放数据等敏感信息实施全生命周期防护,从加密传输防止中间人攻击,到脱敏处理避免数据泄露,再到访问控制限制权限滥用,全方位保障数据安全;在供应链层面,从源头管控潜在风险,防范供应链攻击渗透。

当威胁突破防线时,方案通过智能响应与协同处置机制,实现从“被动补救”到“主动免疫”的转变。自动化处置引擎可根据威胁等级智能触发响应策略:针对低风险威胁,自动阻断异常连接;针对中高风险威胁,隔离受感染设备并启动备用系统降级运行,确保生产连续性;协同防御体系则打破信息孤岛,与安全运营中心(SOC)、威胁情报平台等系统实时联动,共享威胁指纹、攻击路径等关键信息,实现全局响应;溯源与取证模块通过日志深度分析、流量回溯等技术,精准定位攻击源头,还原攻击链条,为法律追责提供技术依据;最后,系统基于攻击样本分析持续优化防护规则库,动态更新行为基线模型与协议解析策略,形成“检测-响应-优化”的闭环迭代,不断提升对新型威胁的识别与防御能力。

优势特点:技术领先与场景化落地


六方云在工控安全领域实现了AI技术与场景的深度耦合,突破了传统安全产品“通用化叠加”的局限。针对工控协议的复杂性与行业特殊性,为适应工控环境对网络隔离的严苛要求,系统支持完全离线部署模式,所有AI模型训练与规则更新均在本地完成,无需依赖云端数据交互,既保障了生产网络的封闭性,又实现了安全能力的持续迭代。

六方云构建的全生命周期安全服务体系,覆盖了工控安全从规划到运维的全链条需求。在风险评估阶段,通过红蓝对抗渗透测试、自动化漏洞扫描等手段,深度挖掘DCS、PLC等设备的协议漏洞与配置缺陷,形成可视化风险图谱;方案设计环节则根据企业规模、业务复杂度及合规要求,定制分层防御架构,例如为大型电厂设计“生产控制区-管理信息区-外部接入区”的三级隔离体系,为中小型电站提供轻量化一体化防护方案;运维支持阶段提供7×24小时安全运营中心(SOC)实时监控,结合AI自动化的威胁处置流程,将平均响应时间压缩至分钟级,同时通过定期安全培训、攻防演练等服务,持续提升运维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,确保安全体系长期有效运行。

在碳达峰、碳中和的征程中,天然气电厂的“燃气-蒸汽”热电联产模式不仅是能源转型的关键支撑,更是安全防护的前沿阵地。六方云通过AI驱动的主动防御技术与纵深防护体系,为工控大区构建了一道“看不见的防线”,助力企业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,加速向清洁化、智能化转型。未来,六方云将持续深耕能源行业,以技术创新守护绿色能源的“生命线”,为全球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。


【 THE END 】